城市特点
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在淮安境内交汇,淮安为南北交通咽喉,一大军事重镇,因而是历代路州郡县的治所。历史名人荟萃,文物古迹丰富,有46处县至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和5株名木古树,位于城乡各地,是古城建设的重点保护对象。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代科举中,文武进士261名,文武举人94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2人,探花3人,会元1人,解元9人次(其中有2人两次中武解元),三元与鼎甲齐全。其中官大学士1人,尚书6人,督抚7人,总兵参将18人。张耒父子四进士,李时谦、李时震兄弟同年进士,杨鸿弼八子五子登科,其中第四子杨士骧与乃祖杨殿邦俱为总督,汪廷珍、李宗昉姑侄、师生,俱中榜眼,俱官礼部尚书,刘世光、刘一临父子俱科第,同时在一省相邻县任知县,此后五世巍科,一门六进士,一时传为佳话。淮安古城结构独特,晋以前筑有老城,宋在老城外北部增筑新城,明又筑联城,将新老二城联成一体。是我国唯一的由三座城相连的古城。城区有萧湖、勺湖,万柳池(月湖)等湖泊,占城市面积20%,一条文渠贯串三城,湖泊和居民街巷,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镇淮楼雄踞老城中心,以此对称展开的棋盘式的32条街,76条巷,40余座桥,基本保持明清风貌。淮安历来为鱼米之乡,是淮盐管理和转输之地。近年来探测发现,地下有丰富的盐矿,藏量达2500亿吨,正在积极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