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孙悟空和西王母是同种同宗吗
西王母就是《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她的雅号叫西王母。
《西游记》写到孙悟空在天宫任齐天大圣时,借管蟠桃园之便,把园中熟桃都偷光了,又搅了西王母的瑶池蟠桃会。西王母告知玉皇大帝,玉帝派兵前去捉拿。这中间扯来扯去的事情,似乎井未提到孙悟空与西王母同宗。至于同种,更匪夷所思,难道西王母也是猴家族的成员?至少《西游记》中没有一点痕迹。
但确有一些研究者这样认为。当然那是非常广泛的文化研究,探讨的是孙悟空形象的文化渊源,和《西游记》里具体的故事已有一段距离。
还得先从中国的神的系统说起。
中国远古时候就有土生土长的神仙,据说住在高山之巅和海外仙岛上。秦始皇为了寻找这些神仙,曾亲自登上泰山求告,又派徐福乘大船去海外遥远的岛上察看,结果神仙没找到,徐福也没回来。中国的神仙数量不少,但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我们除了知道西王母的权威比较大,手下管着一批仙娥外,对那些最早出现的神仙,究竟谁的本领大,谁管着谁,均不清楚。
佛教似乎比较聪明。佛教进入中国后,迅速告诉人们,佛教相信有一个其乐无穷的天国,在那里,人们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佛国的最高领袖是如来,然后是若干菩萨,再次一等是众多的罗汉。每个人经过修炼,都可以到那里去,成为佛国的一员。这种说法有了一定的系统性,让愿意相信的人有了比较明确的追求目标,所以人们乐于信。
,
但佛教也犯了一个错误。为了表示正宗,佛教一直说佛国在西天——佛教传来的那个方向。具体地说就是在西天灵山的雷音寺内。这样一来,人们的语言中就多了一个本应十分郑重但后来不大雅的词:上西天。
问题接着也就来了。既然佛在西天,那么东土中国人头顶上的这块天归谁管呢?尽管佛教说东土是罪孽之地,世人只有信佛修炼上西天才是正途,露出了对管理东土不屑一顾的神色,但毕竟留下了一句漏洞很大的潜台词:欢迎各位往西天去,但东土原来不是我们管的,现在也管不着。
道教抓住这个漏洞,赶快整理中国的神仙系统。好在有地上的朝廷做参考,想得到就做得到。道教首先编出了一个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让他在九天之上的灵霄殿里坐了第一把交椅,然后将原来各自为政的四方神仙统统收编,委以相应的职务和辖地。这样,中国的神仙系统很快就形成了。根据《西游记》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头顶上就是一座庞大无比的天宫,天宫的大门叫南天门,有八大元帅和无数的大力天丁把守;南天门内,有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玉皇大帝就在灵霄殿内上朝;朝内有镇天元帅、各方星君和各等仙卿职事,这些贵贱不等的神仙究竟有多少,恐怕没人说得清(仅仅一个小小的御马监就有正掌、监丞、监副、典籍、力士等大小官员)。天宫之外,有五方五老、五斗星君,有三清、四帝、太乙,有中八洞山神龙王,有下八洞幽冥教主及注世地仙……毕竟,佛教中人到过印度的很少,对印度官制品级不了解,说起西天佛国只能笼而统之.哪家道教中人说起天宫来那真才叫神灵活现!
为了维护天宫的统一尊严,为了保证玉皇大帝的权威,以利于和佛教的如来抗衡,道教很委屈地把自己创教之祖的地位也压了一压,那位太上老君虽然住在三十三天宫中最上一层兜率天宫,有点象天宫中的老太爷,但深究起来,也不得不接受玉皇大帝的领导。这样玉皇大帝唯我独尊的地位就很像西天的如来了。
然而尽管道教排定了天上地下七十二路神仙的座次,但对一个人却没法安排。谁?
西王母。因为西王母的资格实在太老,早在战国时就有了周朝天子周穆王专程拜访西王母的故事,并且被写成了著名的《穆天子传》。如果不是因为她是女子,恐怕根本无须去造一个玉皇大帝,这位老祖宗的资格足称天界的最高领导。对这样一位老祖宗,可真是捧不上去,又压不得。所以在所有的小说、故事里,西王母和玉皇大帝的关系都比较含糊,有时他们像夫妻,有时又不像,天界似乎是玉皇大帝地位最高,但西王母似乎又能与其平起平坐;西王母的瑶池似乎不属玉皇大帝管辖,但西王母似乎又不能插手天上的其它事务……
那么多尊贵的神都是男性,为什么只有西王母是女性呢?
据研究者说,西王母的故事来源于周朝时与西方一个原始部落的战争。当时的天子周穆王和盘距在青海一带的古羌族有过严重的冲突,在战争中周穆王和羌族的部落有过某种接触,而羌族还是一个母系社会的部落,酋长自然是女性。这段交往后来便被演变成一段周天子专访西王母的猎艳奇遇《穆天子传》。
当时的西王母是什么模样呢?据《山诲经》记载:“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这哪是人?分明是一头母兽!穆天子喜孜孜追求的,后人引为千古佳丽的西王母就是这副模样?请别误会,这只是西王母的装束。古代原始部落的酋长一般都要以本民族的图腾为装束,就像我们在美国西部片中看到印第安人总是用羽毛装束一样。西王母既然是女酋长,那她以图腾为装束就不奇怪了。那么西王母的装束又代表着什么图腾吗?专家们得出惊人的结论:猴!古羌族的图腾是猴,西王母也通常装扮为猴。当真?可能是——对于这样一种学术观点,我们只能回答为可能——因为古羌族是一个很大的民族,现在生活在青海、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的许多少数民族如纳西族、彝族、瑶族、哈尼族、僳僳族、藏族、羌族(现在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分子,居住在四川北部的羌族,只是古羌族极小的一个分支)等……都是古羌族的分支,这些现在仍然繁衍的分支。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特征,即都以猴子作为自己的祖先。举几个例子。如藏族人说:
有个猕猴受了菩萨点化决定去雪域修法,却遭到罗剃女的逼婚。在征得菩萨同意后,猕猴与罗刹女结为眷属并生了六个小猴雏。菩萨为了点化小猴雏,从须弥山上取来青棵、小麦、大麦种在地下,让小猴雏取食。猴雏吃到粮食后,尾巴变短,也学会了说话,于是变成了人,就是藏族。
四川羌族中有一个祖先传说《木珠姐与冉必娃》说:
当初有个勤劳聪明的猴于叫冉必娃,他为了和天上阿爸(天神)的女儿木珠姐结合,在一天之内为天上阿爸烧了好几条沟的火地。当大火烧到他自己时,冉必娃双臂紧合,一手护住头顶,一手护住阴都,结果大大烧掉了他全身的猴毛(仅在头顶、阴部和腋窝留下少许),冉必娃成了美男子,成了羌人的祖先。
类似这样的故事在西北、西南很多,都证明了古羌族是以猴为图腾的。既然如此,西王母作为部落的酋长,装扮成猴也就很正常了。我们也就可以说她和孙悟空同种了。
是否同宗呢?可能!因为早期的取经故事与敦煌一带有密切的关系,对猴子的崇拜有可能渗透到取经故事中去。也就是说,当初人们在编取经故事时,准备给唐僧配个徒弟。这个徒弟可以是马、牛、羊,也可以是鸡、犬、鸭,为什么一定选猴子的形象呢?受了什么启发呢?可能是受了古羌族图腾的影响。
孙悟空是神将思凡降至下界的吗
《西游记》说:猪八戒原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职位不低。只因酒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胎时又走错道路落进老母猪肚里,便变成如今这个模样。
沙和尚是灵霄殿上侍候玉帝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玻璃杯,被玉帝痛打八百,贬至下界,也有—段痛苦经历。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之于,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老龙王告了忤逆罪,结果又被玉帝吊打三百还要杀头。幸遇观音相救,安排他做了唐僧取经的脚力,历经磨难,才恢复龙身。
孙悟空呢?似乎最简单:花果山石缝里蹦出的猴儿!
但作为艺术形象的来源,孙悟空的身世却最复杂。仅主张这个猴子是由印度神猴哈奴曼转化的“外来说”(又叫“进口说”)中,就又有几种不同的进口办法。现在我们再介绍另一种“外来说”——“佛典说”。
这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他们认为研究“究竟是什么促使孙悟空出现”这个问题用不着多费心思,唐僧取经的故事(具体说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由佛教中人创造的,故事内容借鉴了佛教中的许多小故事,孙悟空当然也就是佛教典籍经卷中的那些猴形神将转化而来的。理由有四点:
1、孙悟空最早出现的时候叫“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而这个称号中使用的“八万四千”正是佛经中经常出现的数目,如佛经中将烦恼多称作“八万四千尘劳”,教派法术多称为“八万四千法门”,连须弥山的高度也是“八万四千由旬”。这种特定的称呼表明孙悟空最早和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2、佛教中有不少猴子的故事。比较特别的是,这些猴子崇敬三宝,喜听佛法,都是正面形象,与中国传统故事中那些大多表现为反面角色,胡作非为的猴子完全不同。孙悟空虽然调皮,喜欢搞点恶作剧,但其本质却是好的,因而他更可能来自佛经中的猴群。
3、佛教故事中的猴子不少是担任护法神的,负有冲锋在前的任务。孙悟空担任的也就是这种角色。编出一个保护唐僧的孙悟空,很类似于佛教故事的习惯。
4、孙悟空最早出现时,是一位“白衣秀士”,面佛经中的猕猴护法也都喜欢穿白衣服。日本十二世纪的一本佛经中,十二护法神将中有一位猴头人身,而且注明穿“白衣”;在敦煌发现的十一二世纪的佛教壁画中,也有穿白衣的猴形神将,这位神将还扛着一根和金箍棒很相似的长长的兵器。
孙悟空是无支祁之类国产猴的变种吗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读《西游记》的人不少,但研究的人几乎没有;谈孙悟空的人不少,关心他的身世的人也几乎没有。五四运动之后,鲁迅首先把中国的旧小说作为宝贵的遗产来看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比较系统地用做学问的方式谈到了一大批小说,其中也说到了孙悟空可能是从古代传说中的水怪无支祁演变而来的。这是孙悟空乃国货之说的开端。在其后的几十年中,许多研究者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又把研究对象由像猿猴的无支祁扩大到中国古代文学中所有的猴,形成了“本土说”或“国产说”。
持此说者坚决反对孙悟空从印度进口的说法——也难怪,当初胡适提出问题的方式实在让人不放心。胡适说,他是按照一个十月革命后跑到中国来,在北京大学教印度宗教学和梵文的一个沙俄教授钢和泰的指点,才在《罗摩衍那》中找到哈奴曼的,才认为这个猴子可算是齐天大圣的影子。试想,博学多才如鲁迅、胡适,尚且未听说过一个哈奴曼,那么古代的文人如吴承恩之类怎么有可能对哈奴曼那么熟悉呢?而且中国古代猿猴的故事那么多,即使听到一星半点哈奴曼,又怎么肯定就能起作用呢?
再看看中国的无支祁呢?
无支祁是传说中的淮水水怪,它的故事在江淮一带流传很广,古代小说中常常提到它。这个无支祁最早出现在唐代的一篇传奇《古岳渎经》(又名《李汤》)中。
《古岳渎经》的作者叫李公佐,是唐传奇中一位名声不甚大,作品不甚多,但影响却不小的人物。他留下的作品仅有三篇,其一叫《南柯太守传》,其二叫《谢小娥》,再就是《古岳渎经》。《古岳渎经》的故事大意是:
永泰时,有个叫李汤的人在楚州当刺史。有一次有渔夫报说龟山脚下的深水中发现了大铁链,不知通向何方。李汤与众人赶去,命人用牛将铁链拉出。铁链的尾部是一个大铁锁,出水时引得风浪陡作。原来铁锁锁住了一个怪兽,样子像猿,白脑袋,雪白的牙,金色的爪,高约五丈多,蹲下来像猴。刚被拖出水时,怪兽怕光两眼还不能睁开,好像没有什么反应,时间久了便伸头展腰,舒展手脚,眼睛睁开时像闪电掠过一样,四处看人就如将要发狂的样子,吓得围观者四散奔走。但怪兽却拖着铁锁铁链,又慢慢回到水中,再也不肯出来。
当时李汤和楚州知名人士都惊讶得不知如何才好,也弄不明白这究竟是一头什么怪兽。后来消息传到李公佐那儿,他决心弄清原委,于是他访古吴,泛洞庭,登包山,入灵洞,终于找到了藏在石穴中的奇书《古岳渎经》,解开了怪兽之谜。
怪兽是淮水水怪无支祁。当年大禹治水时,三次到桐柏山治理淮水均未成功,原因就是无支祁作怪。无支祁形貌像猿猴,高额头,塌鼻梁,灰白色脑袋,青铜色身躯,一口雪白锋利的牙齿,两只金黄明亮的眼睛。力气特别大,能敌九头象;行动特别迅疾,又善变化;出没深水之中,难以捉摸;经常兴风作浪,毁田坏堤。大禹先后请来童律、乌由木,均不能制服这头水怪,后来又请来庚辰才将其擒获。庚辰用手中的大戟在无支祁的脖子旁穿洞,系上粗铁索,又在它的鼻子上穿上一串金铃,然后将其锁在淮水下游的龟山脚下,从此淮杨一带才风平浪静。
李汤他们从水中拖出的就是这个昔日水怪。好在它还比较安份,没有闹出大乱子。
记载大禹降伏无支祁的《古岳读经》是否真有其书已经无法考证,但自从李公佐的这篇同名传奇问世之后,无支祁的故事便在淮水流域中传播开来。后来故事在传播中有点变样,制服无支祁的大禹变成了僧伽或者泗洲大圣,但无支祁的模样、神通却还一如其旧。
拿无支祁和孙悟空比较,显然有充分的理由:
首先,无支祁是淮水水怪,淮安府即属于淮水流域,故事中的龟山即在旧淮安府境内。在淮安,不要说吴承恩这类读书人,就连市井小民对水怪故事也能说得活灵话现。
其次,无支祁的相貌、神通和孙悟空相似,而且是被人制服后压在山下,和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是同一种遭遇。
再次,元杂剧《西游记》中介绍孙悟空时.有“无支祁是他姊妹”一句,很清楚地说到了孙悟空和无支祁有点关系,而且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吴承恩知道无支祁和大禹的故事。
这就不像研究印度猴子那么玄而又玄了,所以,认为孙悟空乃是依据或受启发于无支祁的观点至少在人数上占了点上风。
但对方的反驳也很有力:
无支祁像猴但不是猴;
无支祁是水怪,偏偏孙悟空不善水战;
无支祁一点不可爱,完全是反面角色,在内在气质上与孙悟空相去太远。
中国的猴有资格成为孙悟空的老祖宗吗
从无支祁开始,中国古代见于记载的猴统统被研究者找出来亮了一回相。目的很明确,看他们是否有资格做孙悟空的老祖宗。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中国古代的猿猴故事真是不少。从远古的《山海经》到话本、拟话本,都有各式各样的猴,而且大多是白猴,应该说有点像“白衣秀士”。例如西汉有能知灾难将至的白猿(《淮南子》);东汉有能化为老人与越女相斗的白猿(《吴越春秋》);南北朝有能知未来过去的白猿(《拾遗记》);唐朝有自称“巴西侯”的巨猿(《宣宝志》“巴西”指川西);有能谈《金刚经》的猿……一般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中猴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用它们来创造一个孙悟空绰绰有余。
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猴缺陷较多,似乎不配作为孙悟空的楷模。归纳归纳,中国古代的猴在与人交往时,担任反面角色的比较多,他们通常有两个缺陷,一是喜怒无常无端作恶,如无支祁;一是贪淫,喜欢盗人妻女。最典型的一个故事也出自唐代,叫《补江总白猿传》。
故事说南朝时大将欧阳纥奉命征讨广西(有说福建),其妻随行。因其妻貌美,有部下就说:“将军为什么将如此美妻带在身边?此地有人善窃人妇,貌美者更容易失踪。”欧阳纥从此加强了防护,除在军中增派岗哨外,还派多名婢女与其妻同宿。但尽管如此,其妻仍被窃走,不仅未留一点痕迹,而且寻遍周围亦无踪影。
后来在百里之外找到了其妻的一只鞋,循着线索,欧阳纥爬上高山的一洞穴,终于找到其妻。原来其妻被一个白猿窃来。这个白猿来去如飞,行动迅疾,身高六尺,俨然一名伟丈夫。而且极好淫,不断从各地掠绝色女子进洞,欧阳纥找到其妻时,洞中已有数十名妇女。趁白猿不在,欧阳纥与妻商量了杀猿办法,终于将其救出。其妻当时已怀孕,一年后生一子。长成后绝顶聪明,成为书法大家。
欧阳纥实有其人,其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因为欧阳询长得尖嘴猴腮,两颊无肉,所以他的政敌编出了这个故事骂他。
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比较有名的另一个故事叫《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收在《古今小说》里,也是讲一只老猿化装为客店主人抢走了人家的妻子。这和上面一个故事的实质内容是一样的。虽然能够证明中国的猿猴故事多而且成熟,但对于证明中国猿演化出孙悟空却非常不利,因为这些故事中的猿猴都是抢人妻女的淫贼,都属于口诛笔伐的对象,说明中国的猴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相当不好的。孙悟空怎么可能是从这些异类中,在如此恶劣的文化环境中诞生的呢?
在这一点上,主张孙悟空乃是国货的一派还未能完全让人信服。
本文共12页: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