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殄灭了妖猴,即唤傩、迦叶同转西方极乐世界。时有天蓬、天佑急出灵霄宝殿道:“请如来少待,我主大驾来也。”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玉帝传旨,即着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又命四大天师、九天仙女,大开玉京金阙、太玄宝宫、洞阳玉馆,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五炁真君、五斗星君、三官四圣、九曜真君、左辅、右弼、天王、哪吒、玄虚一应灵通,对对旌旗,双双幡盖,都捧着明珠异宝,寿果奇花,向佛前拜献曰:“感如来无量法力,收伏妖猴。蒙大天尊设宴,呼唤我等皆来陈谢。请如来将此会立一名,如何?”如来领众神之托曰:“今欲立名,可作个‘安天大会’。”各仙老异口同声,俱道:“好个‘安天大会’!好个‘安天大会’!”言讫,个坐座位,走斝传觞,簪花鼓瑟,果好会也。有诗为证。诗曰:

 

宴设蟠桃猴搅乱,安天大会胜蟠桃。

龙旗鸾辂祥光蔼,宝节幢幡瑞气飘。

仙乐玄歌音韵美,凤箫玉管响声高。

琼香缭绕群仙集,宇宙清平贺圣朝。

 

众皆畅然喜会,只见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毛女飘飘荡荡舞向佛前,施礼曰:“前被妖猴搅乱蟠桃嘉会,请众仙众佛,俱未成功。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真个是:

 

半红半绿喷甘香,艳丽仙根万载长。

堪笑武陵源上种,争如天府更奇强!

紫纹娇嫩寰中少,缃核清甜世莫双。

延寿延年能易体,有缘食者自非常。

 

佛祖合掌向王母谢讫。王母又着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满会群仙,又皆赏赞。正是:

 

缥缈天香满座,缤纷仙蕊仙花。玉京金阙大荣华,异品奇珍无价。对对与天齐寿,双双万劫增加。桑田沧海任更差,他自无惊无讶。

 

王母正着仙姬仙子歌舞,觥筹交错,不多时,忽又闻得:

 

一阵异香来鼻噢,惊动满堂星与宿。

天仙佛祖把杯停,各各抬头迎目候。

霄汉中间现老人,手捧灵芝飞蔼绣。

葫芦藏蓄万年丹,宝箓名书千纪寿。

洞里乾坤任自由,壶中日月随成就。

遨游四海乐清闲,散淡十洲容辐辏。

曾赴蟠桃醉几遭,醒时明月还依旧。

长头大耳短身躯,南极之方称老寿。

 

寿星又到。见玉帝礼毕,又见如来,申谢曰:“始闻那妖猴被老君引至兜率宫煅炼,以为必致平安,不期他又反出。幸如来善伏此怪,设宴奉谢,故此闻风而来。更无他物可献,特具紫芝瑶草,碧藕金丹奉上。”诗曰:

 

碧藕金丹奉释迦,如来万寿若恒沙。

清平永乐三乘锦,康泰长生九品花。

无相门中真法主,色空天上是仙家。

乾坤大地皆称祖,丈六金身福寿赊。

 

如来欣然领谢。寿星得座,依然走斝传觞。只见赤脚大仙又至。向玉帝前頫囟礼毕,又对佛祖谢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无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颗,火枣数枚奉献。”诗曰:

 

大仙赤脚枣梨香,敬献弥陀寿算长。

七宝莲台山样稳,千金花座锦般妆。

寿同天地言非谬,福比洪波话岂狂。

福寿如期真个是,清闲极乐那西方。

 

如来又称谢了。叫阿傩、迦叶,将各所献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谢宴。众各酩酊。只见个巡视灵官来报道:“那大圣伸出头来了。”佛祖道:“不妨,不妨。”袖中只抽出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唵、嘛、呢、叭、〔左“口”右“迷”〕、吽”。递与阿傩,叫贴在那山顶上。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阿傩回报道:“已将帖子贴了。”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正是:

 

妖猴大胆反天宫,却被如来伏手降。

渴饮溶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若得英雄重展挣,他年奉佛上西方。

 

又诗曰:

 

伏逞豪强大势兴,降龙伏虎弄乖能。

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

恶贯满盈身受困,善根不绝气还升。

果然脱得如来手,且待唐朝出圣僧。

……

 

【注释】


① 三皈: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② 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③ 双林:指沙罗汉树,是传说中佛祖示寂(死亡)的地方。
④ 唵嘛呢叭□(左口右迷)吽:是梵语莲花珠的译音。


【解读】


    这可以说是《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出彩的几章了。秩序井然的天宫神界被这一小小猴头搞得鸡犬不宁、人仰马翻,虽然最终被佛祖连懞带哄压在了五行山下,可虽败犹荣。所以,今天只要一谈到《西游记》,人们马上会想到这位一个筋斗上天入地,一把毫毛化身千亿的孙猴儿。历史上真正为西行求经历尽千辛万苦的三藏法师,虽然名义上还是取经班子的领导,悟空的顶头上司,其实已经“退居二线”,成了陪衬人物。这主要得归功于百回本的写定者。

在这位不知名的艺术大师生花妙笔的点染下,孙悟空这一形象成功地将猴性、人性、神性集于一身,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神力,那搅三界、闹天宫的勇气,那降妖伏魔一往无前的坚忍,实在是令人可钦可羡可叹。而他每每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孩子气的顽皮、促狭又常常令人忍俊不禁,拍手叫绝。所以少年人会喜欢他的活泼、跳脱;老年人会欣赏他的坚忍、执着。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前六回,可以说是孙悟空的出身传。这里面包含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业绩——大闹天宫(第4-7回)。这几回也是整部书最为精采的关目之一。它奠定了孙悟空在小说中的传主地位,充分展示了猴王战天斗地.无所畏惧的勇士风采。猴王最终失败了,在上界仙佛道的联手镇压下,在佛祖如来“俺把你哄”(唵、嘛、呢、叭.□(左口右迷)、吽)的咒语声中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但英雄风采不减!大圣神威永存!

过去曾经有人套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说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是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英雄,而取经途中的孙行者却是受招安、投降变节的叛徒,甚至加入到迫害、镇压阶级弟兄(西天路上群魔)的行列,是孙悟空性格的前后矛盾处。今天看来可权作一笑。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与取经路上的孙行者在骨子里一脉相通,并无多大改变。如果说有变化,那是他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定,为了心中的理想,千回百转,决不后退!

 


1.千锤百炼新猴王

 

前面我们讲过,在西游故事的演进发展中,孙悟空同唐僧的地位变化有一个“移形换位’的过程。取经故事的主角最初无疑应是唐三藏,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至《西游记杂剧》中他都出任第一主角,“猴子”理所当然是配角。《取经诗话》中,猴行者以一个白衣秀才的面目出现,自愿佐助三藏法师前往西天。关于他的神通书中也有所渲染。如作法带三藏诸人入北方大梵天王宫赴斋,过火类坳降白虎精,入九龙池抽馗龙筋等也颇为可观,但配角毕竟只是配角。更多的时候,遇难之际,不是依靠猴子的勇力去斗争,而是只将金镮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救难”,便能逢凶化吉。鉴于此,猴行者无法媲美于孙行者。至杨景贤《西游记杂剧》里面则出现了一个充满市井气息的孙行者,这位孙行者已有了搅扰三界大闹天宫的业绩,只是动机不太好,贪恋女色。相比较而言,《西游记平话》中的齐天大圣老猴精有些接近百回本中的形象。

从《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到元杂剧中的通天大圣,再至平话中的齐天大圣老猴精,孙悟空的形象是一直发展的,其性格也是不断丰富完善的。《诗话》中的猴行者有点露怯,缺乏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当三藏法师怂恿他去偷王母蟠桃时,他一副作贼心虚,心有余悸的模样。元杂剧中通天大圣虽然敢于搅三界闹天宫,但行为不光彩(因为他拐带妇女)。他闹天宫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讨好抢来的金鼎国女子,偷仙衣给她穿。这大概是作者受了我们文学传统中的“申阳公”(见宋元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一类“淫猴”形象的影响。总之,这个老猴精与百回本中的孙悟空还有很大差距。他的流氓行为让人觉着一切惩罚都是咎由自取!平话中的齐天大圣虽已初步具备了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勇于反抗,敢作敢为,但他除了偷丹偷桃之外,也偷了一套绣仙衣,虽然没说送谁穿,难免使人疑心他是不是也有一个相好的?

只有到了百回本中这一形象才开始大放异彩。作者删芜去秽,点石成金,使这一充满妖气与流气的形象摇身变成了一个乐观向上,敢于反抗权威,有自主意识的美猴王、齐天大圣乃至斗战胜佛。

百回本《西游记》的前七回已将英雄的气韵写足了。孙悟空也偷桃,偷酒,偷丹,但显得光明正大,没有传统猴精的那份猥琐,他大闹天宫不是无理取闹,而是那样理直气壮,让人称快。他最后失败了,但这失败无损于他的英雄风采。

 


2.天不拘兮,地不羁

 

百回本的写定者之所以把孙悟空的出身安排在故事开端,也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一部《西游记》正是孙悟空的礼赞,悟空才是真正的传主。否则他大可不必将传统取经故事中唐僧的出场次序加以调整,使之让位于这个天造地设的石猴。这第一回讲的是石猴出世,第二回是拜师学艺,第三回是初显身手搅龙宫,闹地府。第四、五、六、七回则是高潮迭起的大闹天宫。让我们去领略一番猴王的风采吧。

这第一回名曰“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从字面上看有点玄乎,先不管它,只知道这一回是石猴出世即可。作者开篇先大讲了一通天地阴阳,三才四象的玄妙之论,什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其实这只是中国古典小说开篇的惯技。当年“平话”的说书人为招徕听众,常在开讲正文之前加那么一小段“引子”或者叫“入话”。这一大段天地玄黄的描写,充其量只是为了引出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上的那块仙石。不感兴趣的话,跳读也无妨。

下面的文字便值得我们注意了。花果山上那块仙石是大有来历的:“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化作一个石猴。”之所以这样不惮笔墨大肆渲染“仙石”的不凡,既合周天气数,又按政历二十四气,还暗履了九宫八卦,为的是突出孙悟空出身的神奇。他并非父母精血所生,而是天地间灵秀之气所孕育的精灵。所以他的出生也是惊天动地:“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那位“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天尊玄穹高上帝”(这头衔看起来有点像玉皇大帝的名片)坐不稳了全銮殿,忙命顺风耳、千里眼察看,得知原委后,偷偷松了一口气,以故做轻松的姿态说了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这一情节,使我们不由预感到这个小精灵以后也一定会有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不凡业绩,他的出生已明白昭示了这一点。

仙石迸裂产石猴,这是由中国远古神话禹生于石(《淮南子·脩训》)、石破生启《楚辞·天问)洪兴祖朴注引《淮南子》衍生而来。但却加入了创造性发挥,孙悟空的出身常让人想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前身——青埂峰下那块无才补天的顽石,二者在意韵上倒有一脉相通之处。石猴的属性已将他同传统西游故事中的“猴行者”、“通天大圣”、“老猴精”区分开来。他不是戾气所钟的妖怪,而是仙石仙胞所产,是夺天地造化之功的精灵!石猴的身份也可以说暗寓了他坚强的性格。惟石所生,才会有石一般坚韧隐忍的性格,才能够经受闪电霹雳的摧残,才能耐住八卦炉的洗礼,才能熬过饥餐铁丸,渴饮铜汁的五百年苦难,才会有西天路上扫荡群魔,斗战而胜之的荣光。

石猴起初同众猴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无非是食草木,饮涧泉,夜宿石崖,朝游峰洞,欢乐嬉戏,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成了猴王。因为他替众猴寻得了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水帘洞洞天。从此他率群猴在仙山福地,古洞神州日日欢会,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不为人间王位所拘的悠闲生活。猴王又一次展现了他的灵性,在安逸平淡的日子里,他却想到了难以逃脱的生死大限,伤心落泪。(这又岂止是猴王的悲哀?无法超越生命极限,不也正是人类自身的悲哀?)猴王决定出家访道,靠自己的修行,求得人天正果,要超越生死轮回。于是便有了第二回书——“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猴王漂洋过海,历时十数个年头,遍历三大州,矢志不移,终于得以拜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门下。又经过了七年时光,挑水打柴、养树栽花、锄园种莱,苦苦磨炼,终于等到了学艺的机会。他靠的依然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与众不同的灵机,才参破了祖师的盘中之谜,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外带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辞别师尊,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花果山,带领众猴孙(二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国孙、一窝孙)重建家园。除混世魔王一节,不过是学艺初成,牛刀小试而已。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猴王会聚群猴开始操演武艺。引得七十二洞妖王尽皆臣伏。“把一座花果山造得似铁桶金城”,开始了他自在为王的生涯,这一回突出的是他扰龙宫、闹地府。龙宫的一番软磨硬泡,他获得了趁手的兵器——一万三千五百斤重的定海神珍铁“如意金箍棒”,大可抵三十三天,小可缩成绣花针塞入耳眼儿。从此这根如意宝贝便伴随着他上天入地,降妖伏魔,创下了“混元一气上方太乙金仙美猴王齐天大圣”的美名。孙悟空的一世英名与金箍棒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所以当他被金□(左山右兜)洞的青牛精套走兵器时,就不得不自我解嘲:老孙于今是没棒弄了(第51回)。龙王自己形容那金箍棒的威力,“那块铁,挽着些儿就死,磕着些就亡,挨挨儿皮破,擦擦儿筋伤。”所以当悟空“丢开解数,打转水晶宫里”,“唬得老龙王胆战心惊;小龙王魂飞魄散;龟鳖鼋鼍皆缩颈,鱼虾鳖蟹尽藏头”,得了兵器不算,顺带又赖得凤翘冠、黄金甲、步云履全套的披挂,方才心满意足,离开了龙宫。临行还不忘道声聒噪!聒噪!在他看来似乎理所应当,在四海龙王眼里可是莫大耻辱,难怪要上奏玉帝,请求天兵捉拿。

当孙悟空回山之后,在群猴面前演法,“手中那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结果是满山群怪,虎豹狼虫,七十二洞妖王皆来朝拜,诚所谓“四海千山皆拱伏”,孙悟空已从猴王上升为百兽之王,正因为有了如意金箍棒,才有孙悟空以后的闹天宫,直打得九耀星官闭户,二十八宿关门;打得西方路上群妖闻风丧胆。龙宫得宝同传统小说中的英雄得宝是一样的,薛仁贵的方天我,岳飞的沥泉神枪,呼延庆的双鞭,都是所谓天生神物,必有其主。得宝是为以后主人公创下不凡业绩作辅助。是为大闹天宫作铺垫,闹龙宫必然要惊动玉帝,得宝则如虎添翼。

可以说此时的孙悟空已有雄视三界,睥睨群仙的本领。偏偏有那不知死活的勾魂使者将地勾至幽冥界,惹恼了猴王,正好将二鬼祭棒,“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一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一路打将进去,唬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十殿阎君不得不整衣出迎,连连婉求,“上仙留名!上仙留名!”,借口“普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敢是那勾死人错走了也。”从来都是“阎王叫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的十殿阎罗也在他金箍棒的强大攻势下没电了。结果是猴王“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大叫“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离了森罗宝殿。这也是照应第一回,猴王担心有朝一日大限来临难以逃脱。学得艺成不但跳出死生轮回,而且“九幽十类尽除名”,除得彻底,除得干净!这又为后来“二心之争”追查假孙悟空六耳猕猴的根底打下伏笔。真正是前后照应,滴水不漏。

 


  3.皇帝轮流做


  闹地府同闹龙宫一样,都是在为那更为精彩的闹天宫作铺垫,(比之后者,这不过是小儿科)有了这一回,龙王、阎君上奏天庭,玉帝便无法再装聋作哑。猴王降生时,玉皇大帝还可故做轻松地说,“下方之物”,“不足为异”,而今只有拍案大怒:派天兵捉拿妖猴。倒是喜息事宁人的太白长庚星(我们一般叫他太白金星)献一怀柔政策,“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招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玉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对于天宫,孙悟空则是充满好奇,“正思量要上天走走”,看他临行吩咐四健将“谨慎教演儿孙,待我上天去看看路,却好带你们上去同住也。”他的初束并没有想造反,他的反天宫真正是玉帝轻贤,不会用人所致。所以他不同于传统故事中的猴妖无端骚扰,自取其咎。他的闹反天宫才能获得读者的喝彩。
  初进天庭,见玉帝动问,悟空只是躬身答应:“老孙便是”,引起群仙一片声的斥责,这是因为悟空身上没有媚骨。玉帝自我解嘲的本领倒是很高明,“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免罪。”一道圣旨传下,猴王便成了御马监里尽职尽责的弼马温了。被欺哄蒙骗在鼓里的孙悟空勤勤恳恳,十分热衷于本职工作,早起晚睡,将一众天马养得肉肥膘满。可一旦当他得知弼马温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之后,猴王的自尊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道:“这般藐视老孙!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么哄我来替他养马?”于是推倒公案,一路解数,打出天门去了。
  当群猴动问之时,他摆手摇头,“不好说,不好说,活活的羞杀人!”这段经历被孙悟空终生引为奇耻大辱。以后西行途中,他自报家门从来都略去自己御马监的经历,如果哪个妖怪不识相,叫出“弼马温”三字,他必将加十倍之力剿除!
  玉帝当然无法坐视这发生在眼皮底下的欺君诳上行为,只得派托塔天王父子前去征剿。孙悟空的反抗性格得到了升华:“老孙有无穷的本事,为何教我替他养马?你看我这旌旗上字号。若依此字号升官,我就不动刀兵,自然的天地清泰;如若不依;时间就打上灵霄宝殿,教他龙床定坐不成!”简直是掷地有声!在他眼里一切的等级秩序都形同虚设,这和后来在如来面前喊出“强者为尊”的口号是完全一致的。正是由于那玉帝不会用人,最后才激出了一位于古无双的“齐天大圣”。巨灵神、哪吒三太子先后败阵,李天王草草收兵。玉帝无法,只能又一次采纳太白金星的招安政策,权且封他做个齐天大圣以求乾坤安静,海宇清宁。对于这个令人头痛的“猴头”,玉帝还是颇花了一番心思的。先是在蟠桃园右首,起造了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安静、宁神二司(满心指望能够令大圣安静下来,莫再惹祸端),还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到任,外赐御酒两瓶,金花十朵,礼遇可也算周到了。第一次闹天宫便以天宫的妥协草草收场。
  如果真的一如玉帝所愿,猴王从此安心定志,再不“胡为”,那么这部《西游记》也许要重新改写了。问题是,猴王注定是不安分的。他的率性而为又岂止一个齐天大圣的头衔所能羁縻?请看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这一番混乱其实还是因为玉帝昏庸,是他自找的。那猴王做了齐天大圣之后,每日“无事牵索,自由自在”,“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耀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兄弟相待,彼此称呼”,封猴王做齐天大圣原只是没办法的办法,可封敕之后,他又是这样没大没小,没有尊卑等级,天宫还是没法容忍。终于有那“有识之士”开始担忧。一日早朝,许旌阳真人启奏,“今有齐天大圣,日日无事闲游,结交天上众星宿,不论高低,俱称朋友,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于是本来就混蛋加三级的玉帝又犯了一次低级错误,派大圣去看管蟠桃园。派猴子去看桃,和派小猫去看鱼有什么两样,真亏他想得出!大圣如果不去偷桃反倒不正常了。他那孩子式的嘴馋正说明了玉帝这一决定是多么荒谬。孙悟空偷桃在作者笔下写来头头是道,透出一种合理性,孩子式顽皮是可以谅解的,毕竟儿童的天真会使人感到愉快么!
  玉帝愚蠢,他老伴王母娘娘似乎头脑也不大灵光,可能是嫌天宫的生活过于单调,便想调剂一下,开个联谊会(蟠桃宴)热闹热闹。遍请天上诸神,可请来请去惟独没请我们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前者一番搅闹,被封齐天大圣去看蟠桃园,作为天宫的“内当家”王母当然不会不知道,估计她也没把这位“齐天大圣”放在眼里,不就是个看管蟠桃园的猴头么?她也是没想到后果会那么严重,要是知道她老伴为此差点儿连宝座都丢了,想来她也不会这么做吧?
  当大圣听着七仙女如数家珍地报着与会众人的名字,“西方佛老、菩萨、圣僧、罗汉……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他的心中不知有多着急呢,好容易报完名字,大圣笑道:“可请我么?”这一笑可是“笑中有味”,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乃齐天大圣,就请我老孙做个席尊,有何不可?”于是便有了扰乱蟠桃宴的一系列叛逆行为。
  路上碰见赤脚大仙,大圣使了点儿小心眼,说玉帝令与会人等先去通明殿演礼。支走他,大圣一摇身成了赴会的赤脚大仙,大摇大摆来到瑶池。闻到扑鼻的酒香,见到仙醪佳酿,再也按捺不住。使几个瞌睡虫,打发那些力士仙官去廊下呼呼大睡。自己“就着缸,挨着瓮,放开量,痛饮一番”。这纯是孩子式的挟气报复。吃勾多时,自揣自摸道:“不好,不好!再过会,请的客来,却不怪我?一时拿住怎生是好?不如早回府中睡也。”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倒有点像小孩子做错了事。只想溜回去睡大觉,偏偏又走错了路,到了三十三天兜率宫,又将老君的一葫芦仙丹如吃炒豆般给尝了鲜。这下酒醒了,知道闯祸了,使个隐身法径回花果山。见到众猴孙,不由想起“我今早在瑶池中受用时,见那长廊之下,有许多瓶罐,都是玉液琼浆。你们都不曾尝着,待我再去偷地几瓶回来,你们各饮半杯,一个个也长生不老。”第一次偷酒是挟气报复,偷丹是顺手牵羊,这一次偷酒,办“仙酒会”(不再是传统故事中的“仙衣会”,大圣和女人没瓜葛),纯是藐视仙规。在他心中,天宫只是一个好玩的地方,那清规戒律只是形同虚设,等级尊卑似不存在,他只任着自己的性情来去,不好就回花果山老家自在为王。二次闹天宫导火索在玉帝、王母的糊涂,其实是猴王的个性使然。
  大圣率群猴在下界饮酒作乐,天宫已乱成一锅粥。仙女诉王母,王母奏玉帝,仙官报失酒,老君启丢丹,整个一团糟。玉帝不得不点派十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二次征剿。
  一场大战,双方互有损伤。只凭几个脓包天将是奈何不了大圣的。这时,观音菩萨粉墨登场了。先派弟子木叉前去助阵,未立寸功而返。她又举荐灌江口显圣二郎真君。二郎神带领着梅山六兄弟加入了围剿大圣的行列。战况愈来愈险烈,大圣的神威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二人的斗法实在是精彩至极。真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直杀有三百回合,未分胜败。“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举着三尖两刃神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与二郎身躯一样,嘴脸一般,举一条如意金箍棒,却就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大圣是毫不示弱,可他手下的猴兵猴将已挡不住梅山六怪的冲击,一时间阵脚大乱。大圣只得退却,开始他与二郎的变化腾挪:“大圣慌了手脚……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稍头钉住”,二郎“摇身一变,变作个俄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变作一只大鷀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拦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嗛”,“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变作个鱼鹰儿,“刷的啄一嘴”,“那大圣就撺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做一只花鸨”,二郎“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躘踵。”二人按相生相克的原理变化赌斗,在二郎是乘胜追击,步步进逼,制敌先机;在大圣是退却逃跑,心慌意乱,招招掣肘。但就在这退却中大圣也没忘记显露他的顽皮本性。被二郎打下山坡,索性“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可惜一根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为二郎识破后“扑的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这一次更绝,他干脆变成了二郎的模样,径回灌江口点查香火,等二郎追到,他不无调侃地说,“郎君不消嚷,庙宇己姓孙了。”这段描写可以看做是行文中的张弛之法。是为缓解打斗场面的紧张,略加调剂。当然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大圣天性中的顽皮、跳脱,即使吃了败仗也不忘幽对手一默。这是大圣的本性,以后的取经过程中,情势愈凶险,妖魔愈难缠,他的斗志越旺盛,还每每不忘使点促狭手段,让对手哭笑不得。这也是大圣的可爱处。
  然而如今大圣对立面的阵营实在过于强大。六丁六甲、九曜、二十八宿可以不计,二郎的神勇也可不惧,可再加上南海观音的帮衬,太上道祖的偷袭,他是非输不可了,失败已成定局。
  观音菩萨、不上老君等在南天门外观战,见二郎及众天兵依然拾掇不下大圣,观音想出个馊主意,要掷下净瓶助功。结果是太上老君丢下金刚琢将大圣打了一跌,二郎神的细大借机咬住不放。终于,合观音菩萨的机谋,二郎小圣的神勇,太上道祖的偷袭,扁毛畜生的帮衬,大圣被获遭擒。但大圣虽败犹荣!

 


4. “俺把你哄了”


  大圣被擒,他的命运如何?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更为精彩。
  大圣被押上新妖台,似乎只有引颈就戮的份了。然而天产石猴的威力却正好发挥!刀砍斧剁,枪刺剑刳难伤其身,雷劈火烧不损毫毛,玉帝竟急得结结巴巴,“这厮这等,这等……如何处治?”还是太上老君的主意:放入八卦炉中炼!七七四十九日,火候俱全,但大圣不仅没有被炼化,反而成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铜头铁躯。蹬倒八卦炉,将太上老君摔了一个倒栽葱。这一次更凶,“打得九曜星闭门闭户,四天王无影无形”,“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铁棒东打西敌,更无一神可挡。只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王灵官带三十六员雷将把大圣围在垓心。好大圣,“摇身一变,变作三头六臂,把如意棒幌一幌,变作三条;六只手使开三条棒,好便似纺车一般,滴溜溜,在那垓心里飞舞。众冒神莫能相近。”
  玉帝最后的招数用完了,软硬两手都遭到了彻底失败!没奈何只有再次求助于外援,派人恭请如来降妖。
  在大圣与佛祖的对话声中,大圣精神得到高扬:


  天地生成灵混仙,花果山中一老猿。
  水帘洞里为家业,拜友学师悟太玄。
  炼就长生多少法,学来变化广无边。
  因在凡间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瑶天。
  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
  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这是响噹噹掷地有声的英雄誓言!这是造反英雄进军的号角!玉帝的宝座在这誓言声中摇晃。
  老奸巨猾的佛祖伸出手掌,把猴王推出西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大圣失败了。但他没有忘记在佛祖手指丫中撒下一泡猴尿,在右手中指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这是对佛祖灵光的亵读!也是对宗教神圣的无尽嘲讽!猴王是失败的英雄,但他败得壮烈。大圣齐天!
  大圣的反抗精神已经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尤其是那些对立阵营中人,无不感到心惊肉跳。取经途中,大圣每一次重返天宫,从玉帝到诸神心中都在打鼓,不知猴儿又要耍什么把戏。有了大闹天宫这精彩的的一幕,孙悟空的形象活了起来,强者为尊的英雄风采已深深地烙在了我们心中。
  这精采一幕的尾声也颇堪玩味,祸患终于消弭,玉帝为首的群仙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以佛祖为中心,开一“安天大会”以示庆贺吧。(看大圣给天国造成了多大混乱,从玉帝到群仙心理都留下了阴影,不剿灭大圣,天实难安。)在这安天大会上,从王母到众仙都有拙劣表演。在众仙的酩酊中,大圣又探出头来,于是如来命阿傩,将写有六字真言的帖子压在了山顶,大圣开始了他五百年的苦难生涯。五百年后的孙大圣依然故我!
  大圣不败!大圣精神永存!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