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世本“连喊是喊”、“连请是请”一语正确吗
世本第九十二回,井木犴现原身,按住犀牛精辟寒儿大口小口的啃着吃。小龙太子摩昂见状高叫:井宿!井宿!莫咬死他,孙大圣要活的,不要死的。这时,小说写道:“连喊是喊,已是被他把颈项咬断了。”
又世本第九十九回,唐僧取经返回东土,因缺少一难,在云路中被八大金刚坠落在陈家庄。庄户们为报答以前灭妖之恩,皆来献果献斋。八戒笑道:“我的蹭蹬!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是请;今日吃不得,却一家不了,又是一家”。
以上两例中,有“连喊是喊”、“连请是请”二语,用词确切吗?意思明确吗?还是有误?
我捡翻明清两代的各种《西游记》,情况颇为不一。见明代梓行的《西游记》,不论是李评本,还是节本《唐僧西游记》或杨闽斋本,均与世本相同,一字未改。清代最早梓行的《西游证道书》“连喊是喊”一语相同,“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连请是请”却被改成“那时节吃得,却没人家请”了。《西游证道书》是删节本,“连请是请”被改成“请”,究竟是出于删节文字,还是以为“连请是请”不通,不得而知。但其后的节本《西游真诠》、《西游原旨》等,不仅按《西游证道书》将“连请是请”改成“请”,而且还将“连喊是喊”也改成“连喊几喊”了,则显然以为“连喊是喊”和“连请是请”的用词不当或意义不确所致。特别是《新说西游记》,由于他是全本,全书按明本翻刻,极少改动,但对此二语却竟然都作了修改:“连喊是喊”,改为“连喊数喊”,“连请是请”改成“连清十情”。
再翻捡当代是通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的《西游记》,他虽然以世本为底本校点,但不论早期本,还是后期本,均按《新说西游记》校改,即“连喊是喊”改成“连喊数喊”,“连请是请”改成“连请十请”。而此后的各种校点本,不论其底本为何,则均按此照改了。特别是四川文艺出版社本《西游记》,原以李评本为底本,但“连喊是喊”、“连请是请”均被视作错误,与《新说西游记》一样,分别改成“连喊数喊”、“连请十请”,又分别出了校记云:“‘数’原作‘是’,从世本、新说本改”,“‘十’原作‘是’,从世本;新说本改”。此二则“校记”中所说“从世本”。显然有误。据情推测,“从”的其实是根据世本校点的人文本而已。但如前所述,人文本实际上是据新说本作了修改。所以,“连喊数减”、“连请十请”,最早都出于《新说西游记》。
古籍校点中,晚出的版本未尝不可作为参考,如果晚出的版本中有好的见解也未尝不可吸收;但假使没有充分的理由和充分的把握来证明早期版本中的失误,则不可贸然以晚出版本的文字来校改早期版本。像《西游记》中上述“连喊是喊”、“连请是请”二语,今见明代四种版本均相同,至清代前期的《西游证道书》也还未曾全改,而是稍后逐渐变化,而且所改亦非一致。因此,我们当代所出的《西游记》校点本对此二语的校改当取慎重态度。其实,把“连喊是喊”改成“连喊几喊”、“连喊数喊”,其意尚可理解;而把“连请是请”改成“连请十请”则深感蹩扭甚至不合情理了。
当然,根本问题还在“连喊是喊”、“连请是请”二语是否无当甚至是否有误。拙见以为世本所用二语是正确的。这是一个方言土语,“连……是……”的结构形式中填嵌某些动词,用来表示一种急促而反复的意思。除“连请是请”、“连喊是喊”以外,还有诸如“连追是追”、“连跑是跑”、“连叫是叫”、“连讨是讨”等等。这里的“是”,实际上是一种音,类似横、竖的“竖”。我浙江家乡的方言土语中就有这种说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常用。“连喊是喊”就类似“横喊竖喊”,“连请是请”也类似“横请竖请”等等。世本中方言土语是很多的,甚至记音来表意的词也不少。各种校点本对世本的这一特点几乎都力所能及地加以保存,何独对“连喊是喊”、“连请是请”取草率态度呢?所以,我以为除以《新说西游记》为底本者为存原貌可用“连喊数喊”、“连请十请”,其它以明本为底本者大可不必据新说本来校改,使“连喊是喊”、“连请是请”失去原有的意思和韵味。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