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原著欣赏

戏曲影视

全国学会

历届会议

续书种种

作者研究

学者介绍

论文索引

专著介绍

版本研究

热门话题

珍奇收藏

民间故事

连 环 画

儿童乐园

留 言 处

名城淮安

专家论坛

研 究 会

 02-8-27 09:34

上一篇 下一篇

西游记宫

书    

吴承恩的传说(河北人民版)

 

替父亲撰写墓志铭

  公元一五三二年,吴承恩的父亲吴锐,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离开了人间。这位忠厚、善良的绒线商人的逝世,对吴承恩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过去,家中的柴米油盐,店铺生意的好坏和田土水旱收成,事无巨细,全由父亲一人掌管。自己可以无忧无虑漫游大山名川,吟诗会友著书立说。父亲去世后,家境也渐渐变得清贫了,吴承恩又无三兄四弟,支撑门户的担子,自然就落在他的肩上。每逢佳节来临和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回忆起父亲一生,想起父亲对自己的训导。
  一天晚上,细雨濛濛,凉风袭人。红烛头上的火苗飘忽不定。吴承恩在素色的稿纸上写下了“先府宾墓志铭·孤子吴承恩泣血撰次并书”一行字后,就放下手中的毛笔,写不下去了。他望着窗前父亲栽种的几盆秋菊,又一次沉浸在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中。
  当吴承恩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在运河边的柳树下,在勺湖草堂的长亭间,在文通塔的石阶上,父亲就经常给他谈史说经。还给他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记得父亲讲到诗人屈原被流放投江,讲到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被害死在风波亭上,讲到伍子胥被杀用皮袋沉尸江底……竟老泪纵横,伤感万分。这是他记忆最深的一次。当时,他听着这些故事,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动也不动,好一会,才举起小拳头,对父亲说:“这个世道太不公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杀绝那些奸臣。”父亲听后,把他紧紧地抱起说:“现在你只有奋发读书,学有真才,将来才能金榜题名,为民除害,光耀我们吴家门庭……”
  一阵秋风吹过,蜡烛忽灭,在浓重的夜色中,吴承恩伏在桌上,迷迷糊糊地合上了眼睛,恍惚之中,他似乎看见慈爱的父亲正向他慢慢走来。
  “承恩,父亲已去世多日了,你每天不勤学苦读诗书,却为何成天陷在一片父子情愁之中?”吴锐说着,脱下长衫披在吴承恩的肩上。
  “父亲,恕儿不孝,如今我早过而立之年,仍然功不成名不就,未能了却父亲生前夙愿,这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父亲在世,儿生不能供养,父亲死后,儿为父亲撰写碑文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
  吴锐听吴承恩说完,不由暗暗流泪,他转过身望着窗前的几株秋菊说:“父亲知道儿的孝心,只有发奋攻读,求取功名,我方能瞑目于九泉。”
  吴承恩正欲俯身下拜,吴锐的身影突然消失不见了。他睁开眼睛,面前一片黑暗,四周依然如旧,空无他人,除了风声就是雨声。原来刚才不过是场梦境。吴承恩抑制不住自己悲痛的心情,走到庭院中间,淅淅沥沥的秋雨把他全身湿透了。思亲的泪水伴着雨水不住地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他仰视着昏暗的苍天,从心底大声喊道:苍天为什么这样无情!世道为什么这样不平!道路为什么这样坎坷!
  过了很久,吴承恩返回书房。他点上蜡烛,将窗外的菊花搬放在自己的桌上。这些菊花是父亲生前喜爱的,他望见了菊花,就好象又望见了父亲。他重拿起笔,怀着一个儿子对父辈无限孝敬的赤诚之心,在稿纸上疾书道父亲“晚年特爱菊,自号菊翁”。烛泪滴滴洒落在素色的稿纸上,稿纸上也留下了吴承恩点点晶莹的泪珠。
  鸡啼唤来了黎明,一抹霞光映照在“射阳簃”的窗户上。吴承恩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精疲力竭地坐在椅子上。这篇用赤子之心铸成的一千余字的墓志铭,终于撰写成功了。在这篇碑文中,他选择了父亲最典型的生活枝节,用艺术大师的特有手法,逼真地记述了父亲含冤忍辱、受尽官府欺凌的一生。
  碑文写好了,吴承恩又花了几十天的时间亲自刻写上石。当时,儿子亲自为父亲撰写墓志铭,又亲自动手篆额上石,极为罕见,历史上的韩愈、蔡邕等这些铭碑的高手也没有做到这一步。
  几百年过去了。一九七五年一月,这块墓碑在淮安石塘二堡出土,现在珍藏在南京博物馆内,成为研究吴承恩的一件极其珍贵、极其重要的资料。
  

02-8-27 09:34  

上一篇 下一篇

 

西游记宫制作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国江苏省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负责人:刘怀玉)建立并维护
联系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锅铁巷41—8号    邮编:223200   电话:0517-5915467

E-mail:xyjg01@163.com